壹象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救命的心包经”——常按摩保心脏!

   2017-09-29 1620
核心提示:心包经,又叫救命的心包经,是主管心脏外围如心包、心血管等的经络。心包经淤阻就会引起胸闷心痛,严重时会引起冠心病、心绞痛、
 心包经,又叫“救命的心包经”,是主管心脏外围如心包、心血管等的经络。心包经淤阻就会引起胸闷心痛,严重时会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瘁死,可见这是一条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经络,利用它可及时、尽早地发现并预防心血管疾病。

“救命的心包经”——常按摩保心脏!

心包经循着胳膊的中线而行,也就是中指对应的这条线,笔直的一条,是从乳房旁到中指间的一个走向,按摩从中冲穴开始,依序为劳宫、大陵、内关、间使、郄门、曲泽、天泉、天池等九个穴位。利用敲打、揉按心包经,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心包经的功能来保护“生命的发动机”——心脏!

敲心包经的最佳时机是晚上七八点,这是心包经气血最旺的时间。效果最好!方法非常简单,坐在椅子上,左手上肢稍微弯曲,手掌放在大腿上,然后右手手握空拳,从肩膀内侧,腋窝旁边开始,沿着上肢内侧的中线一路往下拍打,一直拍打到手腕的横纹上,然后两手交换,以左手敲右上肢。拍打的力度和速度要适中,不要太重也不要太轻,以上,肢感受到明显的刺激但不觉得难受为准。如果拍打过程中某个地方与其他地方感觉不一样,或痛或酸,那就说明这个地方堵住了,‘‘不通则痛”。慢慢上了年纪的、有胸闷心慌心痛的、或者耳垂有皱纹的(80%左右的耳垂皱纹者有不同程度的心脏冠状动脉堵塞),千万记住一定要去找一下这个位置有没有痛点,如有痛点,一定要把这个阻滞点揉开揉散,揉到不痛。

“救命的心包经”——常按摩保心脏!

如果在这个阻滞点的位置按上去很痛,说明心包经在这里堵住了,心血管也出问题了。有的人经常感到胸闷、心绞痛,或者到医院检查时发现患有冠心病或早期的心肌梗塞,这个阻滞点就会非常疼痛。这就是说可以利用这个阻滞点来诊断有没有病。

如果有痛点的话,一定要把这个阻滞点揉开揉散,淤阻的地方会揉出一个大青包,这是堵在里面的淤血被揉出来了。大约六年前,因心绞痛我去朋友盛医师那里针灸,他按了我的阻滞点,非常的痛,让我一定要把这个阻滞点揉开揉散,回去一揉,左右手都揉出了大青包,后来就坚持经常揉这个点并拍打整条心包经,以保持心包经通畅。

按揉这个阻滞点也可以作为心肌梗塞、心绞痛的应急急救措施。因为心脏在左边,急救时通常选择左臂。这就是利用这个阻滞点来治疗和预防冠心病。

每次敲完心包经之后,要缓慢地站起身来,以和缓的速度前后甩动上肢10下,让被拍打的上肢筋骨肌肉得到放松,同时激活整个手臂所有经络的气血,使相关脏腑的功能都得到调养,效果自非单单敲打心包经可比!

“救命的心包经”——常按摩保心脏!

平时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敲一敲整条的心包经,对心脏保养、防止心血管疾病发生也是十分有益的。每天在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就可以。

◆刺激方式:用大拇指指腹以上下方向稍用力揉压,每次约五秒,休息三秒,共约五回,可自己体会斟酌加减时间或次数。

  穴名:天池

  取法:乳头外1寸,当第四肋间隙中

  功能:宽胸理气,止痛消肿

  主治:胸闷、心烦、咳嗽、气喘、胸痛、瘰苈、乳痈

   穴名:天泉

  取法:腋纹头下2寸,在肱二头肌的长短头分岐之间,伸臂仰掌取穴

  功能:宽胸理气,止咳宁嗽

  主治: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穴名:曲泽

  取法:仰掌,肘部微屈,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取穴

  功能:清心镇痛,和胃降逆

  主治:心痛、善惊、心悸、胃痛、呕吐、咳血、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

“救命的心包经”——常按摩保心脏!

   穴名:隙门

  取法:仰掌,于腕横纹上5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功能:清心镇咳,凉血止血

  主治:心痛、心悸、心烦、衄血、呕血、疔疮

   穴名:间使

  取法:仰掌,于腕横纹上3寸,为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功能:宽胸解郁,宁心降逆

  主治:心痛、心悸、失喑、干呕、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

  穴名:内关

  取法:仰掌,于腕横纹上2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功能:宁神镇痛,疏肝和中

  主治:心痛、心悸、不寐、癫狂、痫证、胃痛、呕吐、热病、肘臂挛痛

“救命的心包经”——常按摩保心脏!

  穴名:大陵

  取法:仰掌,腕横纹正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功能:宁心安神,宽胸和胃

  主治:心痛、善笑、癫狂、痫证、口臭,吐清涎、咳喘、咳血、庵疥

  穴名:劳宫

  取法: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是穴

  功能:清心安神,消肿止痒

  主治:心痛,癫狂,痫证,呕哕,胸胁痛,吐血衄血,大便血,咳喘,口疮,舌烂,口臭,鹅掌风。

  穴名:中冲

  取法:手中指尖端之中央取穴

  功能:开窍醒脑,泄热清心

  主治:中风、中暑、昏厥、急惊风、热病、吐泻、耳鸣、心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elephant.com/news/show-1261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582117289@qq.com。
 
更多>同类防护头条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防护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微信公众号:壹象网
微博:壹象网

鄂ICP备15023168号公网安备42010302002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