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一个鸡蛋是会让你的身体吸收鸡蛋的营养成分,但是要注意什么时候能吃,什么时候不能吃,什么人能吃什么人不能吃!鸡蛋是好的但如果在不合适的情况下吃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下面就让我来详细讲解下:
- 吃鸡蛋对身体的好处
- 什么时间吃鸡蛋最好
- 什么人不适合吃鸡蛋
- 鸡蛋怎么吃营养加倍
健脑益智
鸡蛋黄中的卵磷脂、卵黄素等,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作用。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促进大脑发育,改善记忆力。
保护肝脏
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防治动脉硬化
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用鸡蛋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他们从鸡蛋、核桃中提取卵磷脂,每天给心血管病人吃4—6汤匙。3个月后,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显著下降。
预防癌症
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以及硒、锌等矿物质,这些物质都有防癌作用。
延缓衰老
鸡蛋含有人体所需的几乎全部营养物质,不少长寿老人的延年益寿经验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个鸡蛋。
早饭时间,七点到九点吃鸡蛋最好。俗话说:一天之际在于晨。早上的餐点要吃的像皇帝。早吃好,这是很好的搭配,有助于身体健康。鸡蛋属于高蛋白物质,早晨的时候正是要补充蛋白质的时候。早晨吃好了,一天的工作、学习、生活才更有精力好好对待,一天一个鸡蛋,营养均衡保障。
什么人不适合吃鸡蛋
下面4种情况不能吃鸡蛋
一、冠心病、高脂血症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 此类病人每天膳食中胆固醇的摄人量应控制在200毫克以下,如果摄入过高的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硬化。 由于鸡蛋蛋黄含有丰富的胆固醇,所以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不适宜吃蛋黄,但可以吃蛋白。 对于有血脂代谢异常,如糖尿病等的病人,也应适量限制胆固醇的摄入,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在300毫克以下,可以在医院营养师的指导下,一星期内可隔天吃一个整蛋,其余时间每天吃1~2个鸡蛋白,这样可尽量避免摄人过量的胆固醇。
二、肾功能不全:
此类病人由于肾功能障碍,导致了体内代谢产物的蓄积,出现了氮质血症(肌酐、尿素氮升高),甚至发展为尿毒症。 所以,此类病人对鸡蛋的摄人也必须在每天蛋白质限量范围内配给,不可随意进食。
三、肝硬化血氨升高:
此类病人由于肝硬化而引起肝细胞受损,无力清除血液中代谢所产生的有毒物质,使血氨升高,甚至发展为肝昏迷。 所以,在膳食中必须限制蛋白质的供给量,特别是动物性蛋白质,以减少氨基酸的代谢,降低血氨浓度。动物性蛋白质包括肉类、蛋类、奶类等,但以肉类产氨最多,蛋类产氨其次,产氨最少的是奶类。
四、蛋白质过敏:
一些本身体质过敏的病人,由于一次性摄人大量的含蛋白质食品,如肉类、奶类、蛋类等,易发生蛋白过敏性荨麻疹,出现腹泻、腹痛、皮肤出疹等现象。所以,此类病人应避免一次性摄人大量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鸡蛋怎么吃营养加倍
带壳水煮蛋
鸡蛋应该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蛋白变性程度最佳,也最容易消化。而煮沸时间超过10分钟的鸡蛋,不但口感变老,维生素损失大,蛋白质也会变得难消化。
煮荷包蛋
水沸时打入鸡蛋,转至小火煨熟。咸味的荷包蛋中可以加入西红柿、青菜等,甜味的还可以加上酒酿、红枣、枸杞等配料。煮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可参考带壳水煮蛋。
鸡蛋羹
不要在搅拌鸡蛋的时候放入油或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蒸出来的蛋羹又粗又硬。也不要用力搅拌,略搅几下,保证搅均匀就上锅蒸。另外,蒸蛋羹时加入少许牛奶,能让其口感更滑嫩,营养含量也更高。
鸡蛋一天吃多少:鸡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孩子和老人每天一个,青少年及成人每天两个比较适宜。
蛋白好还是蛋黄好: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吃整个鸡蛋,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而其他营养成分则是蛋黄中含得更多。
如何食用鸡蛋
鸡蛋的吃法很多,根据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可选用不同的吃法。
婴儿常用的是吃煮鸡蛋中的蛋黄,将之碾成粉末,加水或奶食用。
低龄幼儿,可从蒸鸡蛋羹开始,到蛋花汤、水泼蛋和煎荷包蛋。需要食用流质饮食时,可用牛奶或豆浆冲蛋花。儿童可以食用炒鸡蛋、蛋饺、金钩千层卷、蟹粉蛋等。
煮鸡蛋是常用的吃法之一,但若煮不得法,往往会使蛋清熟而蛋黄不熟;或煮过头了,把鸡蛋煮得开了花,蛋白蛋黄都很硬,这样都不利于消化吸收。
正确的煮蛋法:鸡蛋于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2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
据营养学家介绍:不同煮沸时间的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是有差异的。“3分钟鸡蛋”是微熟鸡蛋,最容易消化,约需1小时30分钟;“5分钟”鸡蛋“是半熟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约2小时;煮沸时间过长的鸡蛋,人体内消化要3小时15分。
“5分钟鸡蛋”不仅软嫩、蛋香味浓,而且有益人体营养。美国医学界曾发表研究报告,24名成人每日吃两个半熟蛋,6个星期后血脂并没有上升,对人体有益的好胆固醇(HDL)反增加10%。
鸡蛋的营养及吃法
鸡蛋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价格相对低廉的常用食品。它的食用对象A相当广泛,从4~5个月的婴儿一直到老人,都适宜食用鸡蛋。
一、鸡蛋的营养价格
1、蛋白质
鸡蛋含丰富的优质蛋白,每百克鸡蛋含12.7克蛋白质,两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大致相当于3两鱼或瘦肉的蛋白质。鸡蛋蛋白质的消化率在牛奶、猪肉、牛肉和大米中也最高。
鸡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别丰富,而谷类和豆类都缺乏这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将鸡蛋与谷类或豆类食品混合食用,能提高后两者的生物利用率。
2、脂肪
鸡蛋每百克含脂肪11.6克,大多集中在蛋黄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多,脂肪呈乳融状,易被人体吸收。
3、其他微营养素
鸡蛋还有其它重要的微营养素,如钾、钠、镁、磷,特别是蛋黄中的铁质达7毫克/100克。婴儿食用蛋类,可以补充奶类中铁的匮乏。蛋中的磷很丰富,但钙相对不足,所以,将奶类与鸡蛋共同喂养婴儿就可营养互补。鸡蛋中维生素A、B2、B6、D、E及生物素的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蛋黄中,维生素A、D和E与脂肪溶解容易被机体吸收利用。不过,鸡蛋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少,应注意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配合食用。
二、吃蛋黄好还是吃蛋白好
蛋黄和蛋白的蛋白质都是优质蛋白,消化率都很高。但是,蛋黄与蛋白的其它营养成分有较大差异,蛋白以卵清蛋白为主;蛋黄除了含丰富的卵黄磷蛋白外,还含有丰富的脂肪和微营养素(微营养素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总称),特别是铁、磷以及维生素A、D、E和B族含量丰富。
三、生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吗
鸡蛋很容易受到沙门氏菌和其它致病微生物感染,生食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生蛋清中含有机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它们妨碍蛋白质和生物素的分解和吸收。相反,煮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由致密变为松散,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当然,过度加热后,蛋白质过度凝固,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鸡蛋误区ABC
误区A:产妇吃鸡蛋越多越好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鸡蛋,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引起不良后果。食入过多蛋白质,还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羟、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B:常吃鸡蛋导致胆固醇偏高
不会。因为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误区C:生鸡蛋更有营养
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营养也不易被吸收。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可导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鸡蛋内含有“抗胰蛋白酶”,会破坏人体的消化功能。至于那些经过孵化、但还没有孵出小鸡的“毛鸡蛋”,就更不卫生了。
正常人一天吃一个鸡蛋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对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好处。
《营养学》上把保证人体生长发育和正常运转的营养物质分为7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这7种缺了哪一种身体都会出问题的,其中蛋白质的来源,对一般老百姓来讲,最好的就是鸡蛋。所以,对于身体健康的正常人,每天吃一个鸡蛋来补充蛋白质是非常好的,特别对于孩子和老人。
但是,对于有些人,吃鸡蛋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一直强调的是正常人鼓励一天一颗鸡蛋)。下面这5种人,尽量不要吃鸡蛋,想吃要咨询医生。
1. 蛋白质过敏的人
这个好像有个电视剧里演过,有个小孩子,不能吃鸡蛋,吃了鸡蛋就会出危险,这个小孩就是蛋白质过敏。
鸡蛋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与胃肠黏膜表面带有抗体的致敏细胞作用,即可引起过敏反应,出现胃痛或腹痛、腹泻、斑疹等过敏症状。所以,如果你对蛋白质过敏,还是不要吃鸡蛋了。
2. 胆固醇高的人
对于胆固醇高的人,建议不要吃鸡蛋,因为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尤其是蛋黄,其胆固醇含量更是蛋白的3倍,可达1.4克/百克。所以,你胆固醇高,建议就别吃或者尽量少吃鸡蛋,对于重度患者,比如已经是高胆固醇血症者,就别碰鸡蛋了。
3. 肾脏有问题的人
蛋白质是要通过肾脏代谢的,而肾脏有问题的人肾功能和新陈代谢功能都会减退,如果食用鸡蛋过多,可使体内尿素增多,导致肾病加重,甚至出现尿毒症。所以,肾有问题的人,尽量别吃鸡蛋,不仅是鸡蛋,所有蛋白质含量高的,都要少吃,比如豆腐、豆干、肉等。
4. 发热的人
鸡蛋中的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进入机体可分解产生较多的热量(这叫“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这种特殊动力效应以蛋白质效应最大,增加热量的效应可达30%左右。而发热的人,本来就体温高,热量排不出去,这时再吃鸡蛋就是“火上浇油”。
5. 肝有问题的人
肝有问题的人吃鸡蛋,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康复。因蛋黄中含有脂肪酸和胆固醇,而脂肪酸和胆固醇均需在肝脏代谢。而肝不好的人本身肝脏的代谢功能就比较弱,再吃蛋黄,就加重了肝脏的负担,不利于肝病的恢复,因此,肝病患者,尽量不要吃鸡蛋,要补充蛋白质可以吃瘦肉、豆腐登,实在要吃鸡蛋,不要吃蛋黄,只吃蛋白。
众所周知,鸡蛋是我们百姓餐桌上不可以缺少的食物。鸡蛋的营养较为丰富,而且价格也是适合普通百姓消费,是我们身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对于身体健康的正常人来说,每天吃一个鸡蛋来补充蛋白质是非常好的,特别对于孩子和老人。
谈到后果,我们总是认为是不好的结果,其实对于一天吃一个鸡蛋而言,是不会产生这样的不好的后果的。它对身体只是有益,除非是一些特殊的人群,正常的健康人食用鸡蛋的是没有好坏的,而且好处多多。具体分析如下:
一、可以减肥,吃含有鸡蛋的早餐,能使人饱腹感增加,同时,鸡蛋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能提供持续平稳的能量,让肚子饱的时间更长。如果没有饥饿感,这样也可在减少中午的饮食。对于减肥是有帮助的。
二、保护视力,吃鸡蛋还可以保护视力,研究发现蛋黄中有两种抗氧化物质,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这两种物质可以保护眼睛不受紫外线的伤害。紫外线无处不在,室内也是有紫外线的,所以适当补充鸡蛋是有助于保护视力的。
三、补充优质蛋白,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我们人类体内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然而鸡蛋中的蛋白质比较特别,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因此,吃鸡蛋可为人体补充优质蛋白质。
四、提高记忆力,鸡蛋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同时,鸡蛋中含有一种重要物质-“胆碱”,这是合成大脑神经递质的重要组成物质。从食物中补充足够的胆碱,有助于提高大脑神经递质的合成,进而提高记忆力,使注意力更加集中。
五、提高警觉性,鸡蛋中富含酪氨酸,它对提高人的警觉性具有重要作用,从而让人更迅速地做出反应。对于从事一些危险行为的人群来讲,食用鸡蛋是可以减少风险的。
仅凭每天吃一个鸡蛋这一个条件,并不能给出什么结论,毕竟其他饮食(主食、蔬果、肉奶豆制品等)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等都不清楚。
众所周知,鸡蛋是一种营养价值完美的食物。但是独木不成舟,如果每天吃一个鸡蛋,其他食物(主食、蔬菜、水果、肉奶豆类)吃的很糟糕,那么吃一个鸡蛋并不能解决什么健康问题,毕竟一个鸡蛋的能力有限。但如果饮食搭配比较合理,主食、蔬果、肉奶豆制品等都吃的很好,量也比较合适,那么在此基础上每天吃一个鸡蛋就非常有健康意义。
关于鸡蛋的流言蜚语也很多,发烧不能吃鸡蛋、土鸡蛋更有营养、吃蛋黄补铁、鸡蛋和豆浆不能一起吃、白皮蛋比红皮蛋营养价值更高、蛋黄颜色深的鸡蛋更营养、生吃鸡蛋营养好吸收、毛鸡蛋很滋补等等都是谣言不可信。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高胆固醇血症的人一天最多只能吃一个鸡蛋,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版)》,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要超过三百毫克,尤其是已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300毫克胆固醇大致相当于一个鸡蛋黄里面胆固醇的含量。所以对于高胆固醇的人来说,每天就吃一个蛋黄比较稳妥。
另外也不要忽视儿童鸡蛋过敏。一项针对中国3~12岁儿童的研究表明,8.4%的儿童有食物过敏,其中对鸡蛋过敏的人数最多,占所有过敏人群的一半以上,鸡蛋过敏的人要注意看加工食品标签,有时上面会提醒含有鸡蛋或其他致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