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健康管理协会组织专家撰写的《防癌体检规范专家共识》(以下为“共识”)2017年12月6日正式出台,这也是国内首个推出的有关防癌体检的规范性文件。
“共识”是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指导下,北京健康管理协会组织多名肿瘤及体检专家,依据国际、国内主要相关专业学会的筛查指南、共识及国家癌症中心的筛查技术方案制定的。今后随着医学技术的进展,新手段的涌现,“共识”将会不断更新、升级完善。
目前我国不少体检机构已经将防癌体检纳入了健康体检项目。为了更好地界定癌症高风险人群,规范防癌体检项目的应用,充分发挥防癌体检的作用,达到早期发现高风险人群、提高癌症早诊率、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有效的检后管理的目的,经行业专家讨论和多方征求意见,形成防癌体检规范专家共识。
“共识”纳入了处于国内恶性肿瘤发病率前6位的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女性常见的宫颈癌,共7种常见高发的癌症,根据国家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这七种恶性肿瘤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60%以上,并且都具备比较成熟的防癌体检手段。
“共识”除了提出防癌体检涵盖的癌症,还就防癌体检高风险人群的界定、防癌体检技术方案、对癌症高风险人群进行干预与管理等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规范要求。
到底多大年龄需要进行防癌体检?
来看首次曝光的防癌体检高风险人群体检年龄表——
防癌体检高风险人群的体检年龄表
常见癌症 |
肺癌 |
乳腺癌 |
肝癌 |
食管癌 |
胃癌 |
结直肠癌 |
宫颈癌 |
体检年龄(周岁) |
50-75 |
35-69 |
40-69 |
40-69 |
40-69 |
40-69 |
21-65 |
目前,“共识”主要供北京市医疗机构健康体检中心在防癌体检中参考使用。《防癌体检规范专家共识》发布后,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将陆续组织开展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并逐步建立阳性体征发现者和可疑癌症患者的分级转诊渠道,为本市各体检中心更好地开展防癌体检业务提供服务,不断规范、提升北京市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行业的业务水平与能力建设。
肺癌的高危因素:
吸烟≥2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不足15年者;
长期被动吸烟者(大于20年,基本每天接触);
有(石棉、铍、铀、氡等接触的)职业暴露史者;
有COPD或慢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月经初潮时间早、绝经年龄晚者
未婚、未育者、未哺乳者
绝经后肥胖者
长期精神压抑、心情郁闷者
头胎足月产年龄超过35岁者
雌激素替代治疗者、长期口服避孕药者
乳腺手术或胸部放疗者
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乳腺肿物或乳头溢液者
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史者、既往钼靶致密型乳腺者
肝癌的高危因素:
乙肝及丙肝现患或携带者
肝硬化者
酒精或非酒精性肝病者
上消化道肿瘤(食管癌和胃癌)的高危因素: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并有上消化道症状者
喜食高盐、烟熏食品者
患胃息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上消化道疾病者
有食管癌、胃癌家族史者
原因不明贫血者
来自食管癌、胃癌高发区或长期居住者
便潜血阳性者
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膳食习惯不良者(长期脂肪餐或红肉摄入)
有结直肠癌肿瘤家族史者
患慢性结肠炎者
患结肠息肉者
便潜血阳性者
宫颈癌高风险人群
宫颈癌防癌体检的起始年龄一般为21岁(或性生活后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