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象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5G第一阶段标准尘埃落定,中国到底处于什么地位

   2018-07-30 1490
核心提示:关于5G,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和美国之争,更具体一点则是华为和高通之争。这种言论在2016年底华为主推的 Pol
 关于5G,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和美国之争,更具体一点则是华为和高通之争。这种言论在2016年底华为主推的 Polar 码被3GPP会议上决议成为5G eMBB 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后,更是甚嚣尘上,国内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都一致欢呼“华为拿下5G!”。

而自从中美贸易战开始以来,尤其是美国商务部对中兴激活禁售令以来,这种言论忽然偃旗息鼓了,很少再有人提起,甚至华为也刻意回避“与美国竞争”这样的说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是真的技不如人?还是中国企业刻意避其锋芒、韬光养晦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在当前已确定的5G标准中,中国的主导权有多少。

2018 年 6 月 14 日,第五代移动通信(5G)独立组网标准正式冻结,这意味着 5G 完成了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5G第一阶段标准实现了对“增强移动宽带(eMBB)”和“低时延高可靠物联网(URLLC)”两种重要场景的支持,基本上实现了所有 5G 的新特性和新能力,虽然离完整的 5G 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已经是能够真正面向商用的 5G 标准了。而完整的5G标准要等到2019年12月才能完成。

那在第一阶段的5G标准中,中国拥有多少控制权?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所谓的5G 标准的较量,其实质就在于信道编码之争。前面说过,第一阶段的5G标准规范了“增强移动宽带(eMBB)”和“低时延高可靠(URLLC)”两种重要场景的网络接口协议,剩下的一个场景“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的网络标准要等到2019年底才能确定。

其中,“增强移动宽带(eMBB)”场景的网络接口协议早在2016年冻结的非独立组网的5G标准中已经进行了明确——美国运营商和企业(主要是高通)主推的 LDPC 码被采纳为 5G eMBB 场景的数据信道的数据信道编码;中国通信企业(主要是华为)主推的 Polar 码被采纳为5G eMBB 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当然,需要指出的是,Polar码不是华为提出的,只是华为在Polar码的研究上比较深入,拥有的专利比较多,毕竟华为在这上面花了8年时间和数十亿美元的研究投入。而剩下的URLLC场景和mMTC场景的网络标准暂时未能查到相关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但从已公布的5G专利上我们能看到其中的各国的力量角逐。

5G标准由一个复杂的体系组成,包括了基带、控制、空口协议等等。在这个体系中,国家标准化组织、网络运营商(比如中国移动、NTT Docomo、Verizon)、设备制造商(比如高通、爱立信、华为、三星、Intel)等参与者都贡献了一定的标准。比如在5G新空口协议上,全球累计声明标准专利总数高达5124项,其中,华为以1481项声明专利排名第一,爱立信以1134项声明专利排名第二、三星以1038项标声明专利排名第三,体现了华为在网络空口协议上的优势。

而高通则在基带和控制上的专利优势比较明显,毕竟高通拥有垄断性专利优势的CDMA,而CDMA在5G中还是颇有影响力。总体而言,在总体5G专利拥有数量方面,高通占据15%的专利,三星拥有13%,诺基亚也坐拥11%,爱立信拥有8%,而以华为、中兴等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合计获得了全球5G基础专利数量超过20%。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虽然高通在5G专利的数量上并不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但在专利的质量上,不能否认,高通还是处于霸主的地位。通常意义上,5G的专利分为必要标准专利和非必要专利,高通手握的15%的专利很多都是必要标准专利,而华为等中国厂商手握的20%的专利很多都是非必要专利。两者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必要专利是无法绕过的,要实现组网必须要用到,而非必要专利是可以绕过的,没有它也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建一栋大楼,钢筋、水泥、砖头是必要的基础专利,而至于楼里用什么样的电梯,甚至屋子里用什么样的窗帘,这些就是非必要专利。

正是由于高通在5G必要专利上的霸主地位,它非常大胆并且贪婪地制定了其5G专利费标准——完全使用高通移动网络核心专利:单模5G手机收取手机整机售价的2.275%,多模5G手机(3G/4G/5G)收取3.25%;非完全使用高通移动网络专利:单模5G手机收取4%,多模5G手机收取5%。这样来算,目前国内手机厂商大部份都要交5%的“高通税”,预计将超过30亿美元。而采用它家的芯片还得要另外收钱。可以说高通制定了一套非常霸权、但别人又无可奈何的5G时代规则,连苹果也无法对抗,预计苹果一年缴纳的“高通税”高达20亿美元。

回到最前面的问题,在当前已确定的5G标准中,中国的主导权到底有多少?实话实说,我们很难说“中国已经处于领导地位”,甚至我们也很难说“与美国平分秋色”,事实是,中国仍然走在追赶的路上。但是,这已经很不容易,从2G时代的懵懂,到3G时代的觉醒,到4G时代的谋求主导,到5G时代的谋求引领,这每一步走来都殊不容易,更关键的是,这一切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机会。

移动通信是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石,5G之战不仅仅是一场企业的巅峰对决,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国家利益的博弈,希望在后面的路,中国、中国企业能够走得更快、更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elephant.com/news/show-1789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582117289@qq.com。
 
更多>同类防护头条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防护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微信公众号:壹象网
微博:壹象网

鄂ICP备15023168号公网安备42010302002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