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安全帽,大家都很熟悉,各种工厂、工地、煤矿里必备的安全神器。一般来说它们大概长下图这个样子,各种颜色,美美哒有木有。但是你知道安全帽的起源吗,它是近代工业崛起后才有的东西吗?NO,其实在远古时代,咱们智慧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安全帽了。
安全帽的起源 大自然的馈赠
远古时期,在人类祖先还过着茹毛饮血的“野人”式生活的时候(少说也得好几万年前吧),为了在捕猎野兽时,或者比赛格斗(打架斗殴)时避免伤害到头部这 么要害的位置,原始人就琢磨着用椰子壳、大乌龟壳、犰狳壳等自然界中比较坚硬又贴合头部线条的东西制作出了最初的安全帽。嗯,对,你说的没错,犰狳就是 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吉祥物,虽然笔者也没看出来它哪里吉祥。
这货就是犰狳,虽然不萌,但壳子看起来确实适合做安全帽呢
虽然自然的东西总是好的,但是想想把乌龟壳、椰子壳戴在头上的画风总是有点太美不敢看对吧,打架的时候看着地方头上奇奇怪怪的壳子很容易笑场的好吧,打 仗的时候带个乌龟壳气势瞬间就输了一半好不啦。而且作为一个脚踏实地同时又有着崇高审美能力的古老民族,我们追求的是内外兼修。
商朝铜盔 有了装饰了哦 造型也时尚多了
然后随着社会发展啊发展,从原始社会步入到奴隶社会,智慧的人类终于学会了冶炼金属(主要是青铜),学会了雕刻,然后打架斗殴也上升到了战争层面,所以 金属头盔应运而生了。我国安阳殷墟出土了正面有兽面纹、左右可遮耳,后边可以护颈的全方位、立体式、360度环绕保护的商朝铜盔,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 历史。
一个“不务正业”的作家与现代安全帽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现代安全帽的出现也是因为战争的催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士兵在遭遇德军的突袭时,把一口锅扣在头上,因此躲过一劫。后来这 事被一位名叫亚得里安的将军得知,在他的提议和支持下,研制出能防弹片的金属头盔。这种头盔是用哈特非钢制造的,因此也叫钢盔。尽管当时的钢盔只有一个金属外壳和衬垫,却是现代安全帽的雏形。
说到这里,安全帽似乎一直与暴力脱不开关系,与现在主要用于民用好像有点出入。别急,因为卡夫卡还没出现呢。对,就是那个写出人变成大甲虫这样奇异剧情的知名作家卡夫卡。
卡夫卡当年也是高智商文艺小鲜肉一枚呢
1908年,在他成为大作家之前,卡夫卡在工伤保险机构任职,工作职责之一是为在意外事故中造成人身伤害的工人进行调查并确定相应的赔偿金。在那里,他 见到了太多的伤者,经常遇到切伤四肢和被高空坠物砸破脑袋的工人。卡夫卡深深同情这些辛勤劳动赚取生计的工人们,但他所能做的仅仅是为他们多争取一些赔 偿,因为操作不当或者注意力不集中而发生的事故总是难以避免。
后来他受到工人穿雨衣避免鸽子粪落到身上这种做法的启示,以头盔为原型, 制作成了世界上首个民用安全帽。据说,因为他的安全帽,钢厂中每年因事故死亡的人数首次降到了千分之二十五以下。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卡夫卡的邻居因为 他发明了安全帽而对他崇拜有加,但直到卡夫卡死后,才发现他竟然还是个作家,原来不会发明创造的保险员工不是个好作家。
啄木鸟带来的启示
最初的民用安全帽大多仅仅是一层外壳,至多有一些布料作为内衬,距离现代安全帽还有很大差距。直到人类注意到啄木鸟这种奇葩的生物,天天把脑袋往树上撞(虽然用的是嘴)竟然没得脑震荡,这简直不科学!
脑震荡是个什么鬼?不懂!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啄木鸟大脑跟人类的大脑一样脆弱,但是它的脑壳构造十分特别,它的大脑被细密而松软的骨骼包裹着,在大脑的外脑膜与脑髓之间有一条 狭窄的空隙。当啄木鸟辛勤地为患病树木治疗的时候,通过流体传播的振动波就被这条空隙所阻隔而减弱。没想到啄木鸟的脑袋竟然长得这么高科技,然后科学家自 然而然地就把这种构造用到了安全帽上,在里面加设了松软的内衬和保护圈带。
发展到今天,安全帽的组成更加完美和复杂,由帽壳、帽衬、下颊带和锁紧卡组成。帽壳呈半球形,坚固而光滑,而且富有弹性。帽壳和帽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可缓冲、分散瞬时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