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象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守望相助 全力支援大连抗击疫情

   2020-08-03 6210
核心提示:7月23日,我院选派10名具备核酸检测资质的同志组成医疗队,前往大连。同日,辽宁省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我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
   7月23日,我院选派10名具备核酸检测资质的同志组成医疗队,前往大连。
同日,辽宁省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我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王玮教授,前往大连。
7月24日,我院检验科副主任韩晓旭作为辽宁省专家组成员,奔赴大连。
7月26日,我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教授受国家卫生健康委指派,作为专家组成员前往大连。
7月28日起,为配合大连完成核酸检测任务,我院日承担2000余份标本检测任务......
疫情就是命令,中国医大一院积极响应政府号令,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派出检验医疗队和多名专家前往大连一线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及救治工作,全力以赴支持前线抗疫,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检验医学中心先进的诊疗技术,为本省抗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十人检验医疗队星夜驰援大连
7月23日,医院按照辽宁省卫生健康委通知,在5个小时内从一线抽调具备核酸检测资质、同时具有丰富检验经验的同志组成医疗队伍,携带2套核酸提取、扩增设备,各1万人份试剂及耗材、防护用品等大量物质,星夜奔赴大连,支援当地新冠病毒防控工作。
尽快扩大核酸检测能力,快速筛查出阳性患者是大连当前新冠疫情防控的当务之急。
医疗队抵达大连后顾不上休息,立即与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对接,次日即正式进入实验室工作。在检测设备紧张的情况下,采取24小时值班制,人员4班倒,确保“仪器设备不停转”,实现人与设备无缝对接,同时不断优化检测流程,使得检测效率不断提升:
第一天检测标本550管
第二天检测1500管
第三天检测2000管
第四天检测2400管
第五天检测2700管
......
现在日检测量最高达3000管,可达13000人份,检测量是第一天的5倍。队员们整装待发,准备进入实验室
队员们整装待发,准备进入实验室


医疗队工作期间得到了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不仅派出医务人员与医疗队共同排班,还尽最大可能做好了外围保障工作。由于队员和仪器设备是是由两家医院临时组建,队员们不仅要在短时间内掌握不同品牌仪器的使用,还要能够完成大批量标本的检测任务,这也对大家的心理素质和技术能力提出了很大考验。
为确保安全和检测质量,领队赵敏、副领队董晓龙带领队员们优化流程和质量管理,完善生物安全防护,将平日里的经验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援京队员的宝贵经验完美平移,并严格按照国家分子生物学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文件规范检测流程,确保每一份标本检测的准确性。27日凌晨,发现第一例阳性,刚下小夜的董晓龙接到通知后立刻返回实验室进行复核,在确认无误后第一时间完成医疗队首例阳性报告。刚刚完成核心区工作任务的董晓龙,汗水湿透小衣
刚刚完成核心区工作任务的董晓龙,汗水湿透小衣


工作量的增加伴随的是工作强度的不断提升,但队员们都铆足了劲要把工作做好,用汗水不断刷新着纪录,只想尽快把送来的标本保质保量检测完成。原本是6小时一个班,更多队员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选择留下来帮助其他队友。队员们在工作中
队员们在工作中


队员冯永辉的孩子出生不到10天,他在接到通知后义无反顾报名来到大连抗疫一线。在实验室,冯永辉把对孩子和家人的牵挂深深藏在心底,和大家一样早来晚走,争着做最累、风险最高的工作,一丝不苟,毫不畏惧。尽管工作辛苦,但大家斗志昂扬。进入实验室前彼此加油鼓劲
尽管工作辛苦,但大家斗志昂扬。进入实验室前彼此加油鼓劲


“我常常被大家的敬业的拼搏精神所感动,这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真心为我们的队员点赞,更对能够胜利完成这次任务充满信心”,赵敏说。
 
全院闻令而动,坚决完成检测任务
为配合大连全面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按照省里统一部署,中国医大一院开始承担从大连运回的部分核酸标本检测工作。首批标本于7月28日凌晨送到,共计4023份。随后的标本将按每天2000份运送。
接到任务后,全院闻令而动。一面协调设备,一面向全院征集有PCR实验经验的人员。全院实验室积极响应,来自内分泌、皮肤、呼吸、风湿免疫、神经、血液等实验室的同志纷纷报名,当天即筛选出足够的符合条件的检测人员,经过安全防护培训后立即补充到新冠核酸检测一线。
与此同时,在设备物资部、医务部的积极协调下,核酸检测的设备也运送到位,经调试后可投入使用。检测标本抵达医院,在大家的护送下进入实验室
检测标本抵达医院,在大家的护送下进入实验室


首批标本于28日凌晨抵达。上午8点,检测工作正式开始。在保证完成医院核酸检测任务的同时,经过近两天的艰苦奋战,首批4023份标本(20115人份)于30日零点完成检测,结果第一时间发回大连!30日傍晚,新一批标本抵达医院,大家又立刻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多名专家加入专家组奔赴大连抗疫一线,为对抗疫情贡献区域医疗中心的经验与智慧
在前后方检验团队为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奋力拼搏的同时,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玮教授、重症医学科马晓春教授、检验科副主任韩晓旭教授受国家省卫生健康委指派,医院多名专家加入专家组奔赴大连抗疫一线
在前后方检验团队为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奋力拼搏的同时,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玮教授、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教授和检验科副主任韩晓旭教授受国家、省卫生健康委指派,作为专家组成员奔赴大连指导抗疫工作。
王玮教授作为辽宁省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自从今年1月新冠疫情出现之初便一直工作在抗疫工作的第一线。四月,随着我省新冠疫情防控形势趋于平稳,她又作为辽宁省新冠肺炎域外救治专家组组长继续参与指导针对境外、疫区省份返回人防的分层防控等工作。
7月23日,正在主持科室疑难病例会诊的王玮接到省卫健委通知,要求她即刻前往大连参与新冠肺炎指导工作。没有丝毫犹豫,2个小时后王玮便踏上前往大连的高铁,成为第一批到达的省级医疗救治专家。到达大连后,王玮便马不停蹄地与大连市传染病院进行对接,走访大连市临床救治中心和核酸检测中心,第一时间形成报告,对疫情走向进行初步研判,并提出尽快设立相应的救治小组、确定定点救治医院等建议,为下一步科学施治提供重要参考。王玮教授在会诊中
王玮教授在会诊中


随着疫情的推进,王玮带领医疗专家组每天对确诊患者进行会诊的同时,她敏锐察觉到可能出现病房不足、即将出现的重症患者增加等问题,及时提出“强化专业人员力量,建立设备统一调控机制、保证核酸检测数量和质量、督促重症团队进驻传染病院重症病房”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每天一早开始工作的她往往到下午会诊结束后才吃上午饭。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王玮全力以赴,步履不停。
马晓春教授作为辽宁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从1月20日开始,他便带领着中国医大一院重症救治团队奋战在新冠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第一线,守辽宁、援武汉、驰援黑龙江牡丹江、吉林。
7月27日,医院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通知,要求马晓春作为专家紧急赴大连执行医疗救治工作。接到通知后,马晓春连夜奔赴大连,次日一早便进入大连市传染病院。马晓春教授在查看患者
马晓春教授在查看患者


在大连传染病院,马晓春全面了解病人情况,并对救治团队和感控流程等方方面面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对救治工作提出多条合理化建议。
自从到达大连后,马晓春坚持每天进入病房查房。“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往往会很快,仅听报告未必能能掌握病人全面准确的情况,必须亲眼看过才放心”,马晓春说。为此,每天,马晓春都会出现在重症患者床旁,耐心细致的查看每名患者病情,为实现“患者零病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目标而竭尽全力。
韩晓旭教授作为辽宁省卫生健康委特邀的核酸检测专家,在7月24日抵达大连后与国家卫健委从全国选派的实验室检测专家组一道,每天奔波于大连市各个采样点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了解采样、标本转运及核酸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瓶颈问题,随时现场答疑,梳理每日发现的问题,提出专业建议并报送省卫健委工作组,促进各部门协调解决。同时,她还与实验室专家一道为大连市在开展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的同时探索新的混合采样策略提出专业建议,为保证核酸检测准确率的同时提升检测效率做出不懈努力。韩晓旭教授在工作中(左二)
韩晓旭教授在工作中(左二)


 
面对疫情,
我们没有丝毫畏惧,
守护辽宁,
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无论前方还是后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终将百姓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积极承担起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责任,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elephant.com/news/show-2262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582117289@qq.com。
 
更多>同类防护头条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防护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微信公众号:壹象网
微博:壹象网

鄂ICP备15023168号公网安备42010302002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