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象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铝代铜”时代来了?博威合金、泰科电子称已打破技术魔咒

   2025-08-27 30
核心提示:8月18日,国内高端铜合金龙头企业博威合金(601137.SH)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2.21亿元,同比增长15.21%;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增长6.05%。博威合金是特殊合金牌号齐全、特殊

8月18日,国内高端铜合金龙头企业博威合金(601137.SH)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2.21亿元,同比增长15.21%;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增长6.05%。

博威合金是特殊合金牌号齐全、特殊合金产品产量较大的企业之一,主营业务包含新材料业务和新能源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铜合金棒材、铜合金线材、铜合金板带、精密切割线、精密电子线、焊丝以及太阳能光伏产品等。

2025年上半年,博威合金新材料合计销量达12.56万吨,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11%,成为业绩增长“主力军”。

博威合金表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主要是因为销售量增长所致。数字化赋能业务的能力逐步发挥作用,公司储备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AI人工智能行业的客户销量持续增长,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使得净利润稳步提升。

就在其披露半年报的第三天(8月20日),博威合金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TE泰科电子与博威合金等跨圈联合,打破汽车“铝代铜”技术魔咒》。文章称,博威合金与泰科电子联合开发用于汽车低压载流线束的“铝代铜”复合材料取得重大突破。经预测,该低压铝芯载流线技术如顺利量产,预计开辟约360—480亿低压线束市场空间。预计2026年年底能上车。

文章表示,该复合材料在机械性能上可以媲美铜线(同等载流比较),在180℃的情况下力学性能稳定;蠕变性能方面,经过300个小时的微观测试,蠕变在阶段1到早期阶段2期间,相对孤立的微孔,无连续空隙。

截至当日收盘,博威合金股价涨3.98%,报27.4元/股。

泰科电子汽车事业部中国区副总裁兼总经理孙晓光表示:“经过多方努力,困扰汽车行业多年的‘铝代铜’技术难题终于真正得到破解。这是生态圈共创的成果,未来我们希望更多的伙伴加入进来,努力推进全面‘铝代铜’。”

铜凭借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及延展性,在汽车领域应用广泛,仅高压连接器年用铜量约达16万吨。而低压线路更大,信号回路和载流回路的耗铜量分别在22万吨左右。目前,我国铜精矿80%来自于进口,随着人工智能和电气化的发展,需求缺口持续扩大,尤其汽车作为用铜大户,正面临着“铜荒”危机。

多年以来,“铝代铜”被行业认为是完美替代方案,铝的价格仅为铜的1/3,材料更轻,且存储量丰富。然而,因蠕变、电化学腐蚀等技术掣肘,使得这一材料替代方案推进20余年,始终存在缺陷,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无法在汽车上得以规模应用。

从技术来看,“铝代铜”要解决的技术瓶颈:一是铝材的蠕变始终难以攻克;二是电化学腐蚀一直无法解决,一旦发生,导致的结果不是生锈而是消损。孙晓光表示,初期发现行业内主流的铝线是1系和6系。然而,1系铝存在蠕变,且机械强度弱;6系则存在高温失效的问题,在125℃以上机械强度骤降,高压线束长期使用存在断裂风险。

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期间,泰科电子发布了新一代低压铝芯载流线,宣布解决了铝铜间的电化学腐蚀。经预测,该技术可开辟约 360—480 亿低压线束市场空间。预计2026年年底能上车。

孙晓光表示,“铝代铜”迟迟无法规模量产,除了技术瓶颈外,还存在跨界的阻力。在攻克一个技术难点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衍生。为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泰科电子摒除现存的路线,选择与博威合金选择铝合金的正向研发。

孙晓光强调,在“铝代铜”方案推进过程中,材料是铝代铜实现的基础核心。需要领域内非常专业可靠的材料企业,同时可以针对不断出现的问题,能够快速给到解决方案,而博威合金就是这样一家极具灵活创新能力和开发及响应速度的全球高端合金供应商,尤其在数字化开发方面,更是全球领先。

博威合金板带副总孟祥鹏表示,真正想解决蠕变和电化学腐蚀的问题,只能是从材料的基础创新来做。博威合金主要是铜合金产品及技术提供商,对铜的属性更为了解,将铜合金相关的开发经验迁移至铝合金,还是充满信心的。

孙晓光将此次攻破“铝代铜”技术难点归纳为三点:先进材料,先进工艺,以及多元生态圈。

铜比铝贵,无论对于泰科电子还是博威合金,铝代铜从单车产品价值上收益是下降的,为何还要这么做?孟祥鹏表示:“博威合金是高端合金材料及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而泰科电子作为连接领域的技术领先企业也是用铜大户。同时,‘铝代铜’的技术突破不仅能解决资源问题,还能为社会减碳。”

截至8月21日午间收盘,博威合金跌1.46%,报27元/股,总市值219.62亿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elephant.com/news/show-2964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582117289@qq.com。
 
更多>同类防护头条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防护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微信公众号:壹象网
微博:壹象网

鄂ICP备15023168号公网安备42010302002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