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象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做磁共振检查,对人体有辐射吗?

   2017-12-30 1960
核心提示:对于磁共振检查有无辐射的问题,其实很多人模棱两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磁共振检查是有辐射的!看到这个简单的回答,大家肯定会
 对于磁共振检查有无辐射的问题,其实很多人模棱两可。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磁共振检查是有辐射的!

看到这个简单的回答,大家肯定会鄙视杨大夫,都说磁共振安全,您却在这里信口开河。

且听我娓娓道来。

磁共振即MR,曾用名核磁共振,很多人简称之为“核磁”,里面的核字,让大家浮想联翩,因为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谈“核”色变,让你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原子弹爆炸,福岛核电站的泄露等,因此遇见“核磁”检查,很多人就认为有辐射,对身体有害,其实此“核”非彼“核”。 “核磁”是指带有正电荷的磁性原子核自旋产生的磁场。磁共振的原理就是一个人为制造的磁场,人体躺在里面,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射频脉冲(RF)激发、采集、转换信号,最终得到图像。

所以在进行核磁检查的时候,人体是要受到射频激发的,这种射频是有辐射的,但这种辐射相当于手机的那种辐射。因此核磁是有辐射的,只不过这种辐射是一种非电离辐射,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做核磁的那点辐射对人体有啥危害(有的高场强的MR,在做检查时,可因射频脉冲能量沉积,导致身体发热,所以高热的病人不能做高场强MR,请放心,体温正常的您可顺道做一个热疗,不单独收费,而且绝不会让您烧坏)。设想一下,做个核磁最多1小时,而手机放在您的身边有多久呢?您把手机放在耳边煲电话粥,一煲就是一两个钟头,或者男同志把手机放裤兜里,离睾丸那么近,10几个小时放在那里,您都担心过辐射损伤吗?现在医院临床使用的最高为3.0T的核磁,而7T的核磁都很快用到临床了,不用担心这种安全和辐射问题。

有了非电离辐射,就有电离辐射,其实电离辐射才是本问题的核心。

跟MR不同,X线,CT的辐射为“电离辐射”。

日常进行的X线平片和CT检查,都是用X线进行成像。当X射线穿透人体时,与体内物质作用产生“次级粒子”,使物质电离,这一现象称为电离辐射。过量的X线照射能导致生物细胞的抑制、损伤甚至坏死(生物效应),这就是大家平常所恐惧的辐射损伤,但只要掌握它的特性并合理应用,X线并不那么可怕,我们完全可以扬长避短,使其为人类服务。

临床上,超声和MRI两种检查都没有电离辐射,对妊娠期女性影响较小。无论在人类还是动物实验中,都没有实际的证据可以证实MRI对胎儿有致畸情况。美国放射学会推荐孕初期女性可以进行MRI检查。但尽量避免使用钆对比剂(就是所谓增强MRI扫描)。如果是在喂奶,增强扫描使用了钆对比剂后,不必中止母乳喂养。水溶性的钆排入乳汁很有限,每天只有少于血管内的0.04%的钆会排到乳汁中。而胎儿只会从母体中吸收小于1%的钆。虽然理论上钆分泌到乳汁中会对胎儿造成伤害,但是并没有真实案例报道,因此进行过钆检查后不需中断母乳喂养。

 

 

问这个问题肯定回避不了CT,不妨从长相 原理 适用疾病 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所需时间都讲一下

1、首先长相

上图为磁共振

这个是CT

在外人看来这两个很像怎么说呢 因为工作原理不一样 一般CT显得瘦弱些

2、那下面说原理,简单说,因为用专业术语来回答跟没回答没区别

CT为X射线扫描成像,为电离辐射,对身体有很大的辐射,一般半年内有备孕打算,孕期,哺乳期是不建议去做的

磁共振是磁场成像,为电磁辐射,这么说地球就是一个磁体,我们被辐射一辈子,而磁共振检查往往只有十几分钟,所以大可不必担心,肯定有大神说我这么说不对,但是这么更容易理解

3、适用疾病

CT 磁共振检查各有各的拿手好戏,首先CT对骨骼、肺部的检查是优于磁共振的,检查软组织及对脑部疾病进行分析用磁共振优于CT,往往两者也是结合使用的

特别说一下心脏,检查心脏功能最常用的是心脏彩超,冠心病最常用的是CT,但是东芝正式发布业内首款配备3D智能定位导航系统的心血管MR平台,就是心脏磁共振,而且目前是美年大健康独有。

4、检查注意事项

CT大家都知道有辐射,所以半年内有备孕打算,孕期,哺乳期的是不建议做的

磁共振因为它的工作原理 身体内有植入金属,心脏起搏器,支架,假牙的是不能做的,当然也是视材质而定,具体咨询医生。

5、检查时间

CT检查一般很快,拿胸部CT来说,一般两分钟就行

磁共振一个部位检查时间为十分钟甚至更久且伴有噪声,而且做这个检查的时候人是不能有任何移动的

有幽闭证的慎用

全部手打,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同时希望大家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祝大家身体健康!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elephant.com/news/show-1283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582117289@qq.com。
 
更多>同类防护头条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防护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微信公众号:壹象网
微博:壹象网

鄂ICP备15023168号公网安备42010302002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