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象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投资力度持续加大 智能交通产业潜在需求将释放

   2017-11-30 1420
核心提示: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管理中最核心的一环,不再是通过修路、增加交通警力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通过人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管理中最核心的一环,不再是通过修路、增加交通警力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通过人、车、路三个层面的建模和分析,构建路与环境的互动模型,确定每个城市在不同层面的问题和建设重点,从而实现最优化的智慧交通,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效运营。
 
  随着我国对智能交通行业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预计在未来的六年里我国城市智能交通规模年均增长率约在16%-22%之间,潜在市场需求有望得以释放,未来前景可期。未来要促进智能交通产业更好发展,还需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崭新的发展模式。
 
  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等多个领域。在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等方面,智能化建设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
 
  统计显示,2009-2014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2011-2015年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合计为1038亿。按照当前发展势头,预计到2021年将会达到670亿元,相较2014年年均增长率约为17%。
 
  2016-2021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交通行业报告》
 
  在区域分布方面,我国智能交通区域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占到全国市场的42.54%;其次是华北地区,占全国市场的16.29%。西北地区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少,占全国市场的7.00%。
 
  中国智能交通区域竞争格局分析(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交通行业报告》
 
  在细分市场方面,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的细分市场主要集中在信号控制、视频监控和电子警察三大领域,占有比例分别是33%、24%和20%。
 
  城市智能交通细分市场项目占比分析(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交通行业报告》
 
  智能交通行业发展趋势
 
  首先,未来几年我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一方面,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行业发展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行业亦将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投资政策体制较为稳定,主要以各地财政出资为主,资金来源较为稳定。
 
  其次,集成指挥平台系统将逐步普及。目前交通管理仍面临以下主要问题:由于各地已建设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由不同厂家不同时期基于不同的技术路线开发而成的,数据采集、存取方式不同,相互之间比较独立,导致各个已经建设的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信息沟通不畅,数据整合共享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现实业务需求和智能交通管理发展的需要,集成指挥平台系统的建设显得非常重要。
 
  第三,水陆空联运“大交通”体系将形成。在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过程中,协同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交通系统新的发展方向,长远来看,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交通运输的各个行业和环节得到广泛应用。在水陆空联程联运的呼声下,跨部门和跨区域的多个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力实现有效融合,做到信息共享处理,实现交通的全面管控,不同运输方式的信息通过智能化方式传输、交换和处理是未来发展重点。
 
  最后,下一代公路智能交通将是车联网。智能交通第一阶段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展开的,包括水陆空各方面硬件设施及软件系统集成,其中很重要的是建立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但随着公路信息化的逐步完成,交通拥堵的问题主要来自于道路建设跟不上汽车增长,在道路建设有限的条件下,解决拥堵主要靠对车辆进行管理和调配。因此,车联网将成为智能交通下一阶段的重点发展方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elephant.com/news/show-1367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582117289@qq.com。
 
更多>同类防护头条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防护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微信公众号:壹象网
微博:壹象网

鄂ICP备15023168号公网安备42010302002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