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象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人工智能未来谁执牛耳 突破力企业或集聚安防

   2018-03-28 1810
核心提示:3月22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18中国IT市场年会在京召开。从现场获悉,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700
 3月22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18中国IT市场年会”在京召开。从现场获悉,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700亿元,随着国家规划的出台,各地人工智能相关建设将逐步启动,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增长率达到26.2%。

1

    智能手机里的语音交互、无人机便利店的刷脸支付、帮助城市缓解拥堵的城市大脑、免去肉眼查看的人脸识别……人工智能应用已经成为水电一样的存在,渗入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助推城市迈入便捷、高效的科技化未来。

    未来十年,人工智能技术将是颠覆性技术力量,一大批企业将因此受益,成为新一代的科技巨头,也将有一大批企业将因此而消失,成为技术革命中被铲除的旧事物。当前,眼界开阔的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机会或者是危机,开始招兵买马、跑马圈地,加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想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

    毫无疑问,接下来的十年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期,那么如何寻找到落地的突破口,打破在人工智能大门外转悠、干着急的局面,是当下最为紧迫的事情。就目前来看,安防是离人工智能大规模商用最近的行业,也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最佳场景,包括云丛科技、旷视科技在内的一大批独角兽,将安防视为其主营业务。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与“深度学习”相关的专利数量是美国的六倍,在智能监控、生物特征识别逐步进入实际应用,在语音识别、视觉识别等多个领域做到世界领先。

    ALLINAI正在成为一种共识。从已发布的2017年安防上市企业年报中也可以看出,安防在人工智能研发上的投入正在持续加大。大华股份建有“芯片、大数据、先进技术、人工智能”四大研究院,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当年营收10%左右。2017年研发投入达17.89亿元,同比增长25.55%,研发人员数量超过6000人,比2016年增加17.78%。

    在人工智能与安防融合方面,海康威视也同样不甘落后。2017年10月,公司发布了智能物联网“海康AICloud架构”,旨在从产品到解决方案全面引入AI技术,超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始终保持产品走在技术最前沿。3月14日,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宗年在采访时也表示,下一阶段海康威视将围绕人工智能进行技术和产业群布局。

    人工智能为安防企业掀开了智能安防的序幕,但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还有诸多挑战和不足待克服。宇视副总裁兼首席架构师姚华在2018全球AI芯片创新峰会上谈到,人工智能与安防融合存在七大挑战:前端的挑战,存储挑战,数据清洗挑战,图像智能分析挑战,大数据挑战,行业标准挑战,业务应用挑战,信息安全挑战。

    结语:人工智能无疑是安防企业变革求新、提高效益的尖兵利器,为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屹立不倒,甚至先手棋,人工智能必定成为安防企业争夺的战场。除此之外,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对“人工智能+”业务跃跃欲试。未来安防将会如何发展,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elephant.com/news/show-15946.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582117289@qq.com。
 
更多>同类防护头条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防护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微信公众号:壹象网
微博:壹象网

鄂ICP备15023168号公网安备42010302002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