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北迪姆轴承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正有序运行,工人们专注地赶制一批出口订单。这家位于河北临西县的企业,如今已逐步摆脱过去因技术瓶颈导致的生产困境。企业负责人刘东涛表示,近年来,得益于市场监管部门组织专家入企“把脉问诊”,企业在关键工艺环节上取得突破,特别是通过优化磨加工流程,使轴承滚道表面粗糙度降至0.2微米以下,产品合格率显著提升,日产量增加200余套,年收入增长超过380万元。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临西县围绕轴承产业实施的一系列质量提升举措。自2024年以来,该县将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整合多方资源,搭建技术服务平台,针对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开展精准帮扶。一方面,邀请国内外质量专家深入一线指导;另一方面,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推广,全面提高企业质量管控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临西县还持续推进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目前,规模以上轴承企业已实现首席质量官全覆盖,并积极推动中小型企业设立该岗位,已有289家中小企业完成设置,占比超八成。这些首席质量官不仅负责产品质量把控,还在标准制定、质量文化建设、技术攻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伟卓特液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师新华介绍称,在其任职期间,公司完成了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并投入5000万元用于数字化生产线改造。改进后的产品质量更加稳定,马达系列产品售后退货率明显下降,并助力企业荣获“邢台市政府质量奖”等多项荣誉。
与此同时,临西县依托本地的河北省滚动轴承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不断拓展检测项目范围,新增包括轴承使用寿命在内的多个关键指标检测能力。今年已累计抽检样品20批次,为企业提供从原材料到成品全过程的质量技术支持。
为强化技术创新支撑,当地还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围绕润滑脂性能、震动与温度变化等核心参数开展实验研究,累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0余项,协助制定内部质量控制标准10余项。同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通过优化材料选择、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有效延长轴承使用寿命,减少物料异常情况发生。
随着一系列质量提升措施的落地,临西轴承产业正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方向迈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