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常住老年人口465万,市场巨大且有潜力。”燕达国际健康城副总裁李海燕告诉记者,健康城总投资150亿元,旨在打造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绿色生态医疗健康和老年养护基地,“确保能够全流程满足老年人的高端养老消费需求。”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全貌。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皓 摄
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满足北京养老外溢需求,做大河北养老产业,河北省印发《加快建设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环京14个县(市、区)为重点,创建协同养老示范带,打造一批百亿级的康养产业集群。
作为首批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试点项目之一,燕达国际健康城已建成运营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以下简称“养护中心”)是一家以医养结合为特色的专业养老机构,目前共有5000余名老人入住,95%以上是北京籍老人。
离京不离家 费用少一半
距天安门广场30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25公里,养护中心地处廊坊市燕郊镇,与北京市通州区隔河相望。
对于很多北京老人来说,走过潮白河大桥来到燕达养护中心,可能比自己去逛个商场还要便利。
“别看这是河北,出了北京,但从我们家开车也就20来分钟。”趁着周末,63岁的殷女士和老伴儿一起来养护中心参观,“马上退休了,应该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了。”
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退休以后选择一家靠谱的养老院,既能减轻子女的负担,还能得到专业的生活照料和健康护理,这样的养老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接受。而在养老院的选择上,除了基本的设施条件之外,殷女士还有一个要求:离家不能太远。
养护中心内,老人们在长椅上聊天。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皓 摄
“环境好点的,都跑密云去了,市区的价格又贵。”殷女士家在北京东三环,离密云有80公里,开车都要一个半小时。相比之下,养护中心不仅距离近,与北京的养老机构相比,还有不小的价格优势,“看完感觉不错,回了北京准备叫朋友也过来瞧瞧。”
为了持续缩短北京老人的心理距离,便利老人往返京冀,方便儿女探望,燕达国际健康城副总裁李海燕告诉记者,“养护中心周一到周五都有班车,为在住老人提供北京往返接送服务,并配有护士全程陪同,确保安全。”
依托河北环绕北京的地缘优势,养护中心在与北京众多养老机构的竞争中,凭借“离京不离家,费用少一半”的独特性价比,实现了从北京养老市场引流。目前,仅北京市西城区就有600多位老人在养护中心常住。
在河北养老 看北京名医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天津及河北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为19.63%、21.66%和19.85%,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70%)。不断加深的老龄化对京津冀地区的公共服务资源,尤其是医疗资源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对长期患病和生活自理能力缺失的老人来说,优质的医疗护理资源是刚需,这也让医养结合成为养老市场上被普遍看好的一个产业发展方向。
“今天北京朝阳医院的专家来燕达医院坐诊,有需要的爷爷奶奶,可以联系我帮忙挂号。”一大早,养护中心的护士薛园就在微信群里给老人们发送了信息。薛园今年34岁,来养护中心已经5年,主要负责老人的日常护理工作。